教师资格证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教师资格证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呢?即将准备考教师资格证的朋友你对教师资格证的写作方法了解吗?教师资格证议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详细整理的教师资格证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
议论文写作技巧
一、抒情议论入题
议论中饱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赋予议论以强烈的抒情性。议论的语言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而也许少了一份灵动,俨然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我们得由抒情议论入题,打破议论文板起面孔说教的束缚,语言清新灵秀,这样就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文题举例:《捕捉理性的灵光》
求知的瞳孔放飞彩色的希望,那方黑色的沃土贮满流连,赫然印着“感情用事与理性分析”。是的,站在雨季边上,绵亘于高三的岁月,即将步入社会的熔炉,凭借直觉和感情亲疏去认知这个纷繁的世界,还是逻辑分析,理性判断,助长理性的羽翼?我愿意让生命喷薄,把羽翼淬火,去捕捉理性的灵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鲜明地表达观点,这样文章会更显生动,好像赋予了生命)
二、设问引用法
建议用一些提示语来开头,例如提示语:“你会因喜爱被过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林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因介意林黛玉‘使性子’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以设问开篇引题,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选文举例:《稳中求胜》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已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吉。(回答问题,提出中心论点)
三、直接引论法
提示语:“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世间万物自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开篇直接点明观点,表明的立场。
文题举例:《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的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总领下文,过渡自然)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胜者在对往昔的审视中找到了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
四、解题引论
文章还可以一开篇即诠释题目内涵,明确中心论点。环球网校老师还是告诉大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通过诠释概念来挖掘其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
文题举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顾名思义,就是提防人民之口比防河流决口更难。这就决定了当权者一定要做到“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反之,将被历史的潮流、人民的吼声所吞没。
五、名言引论
提示语:“我用咖啡匙子量走了我的生命。”这是美国诗人艾略特早期诗作中的名言。以名言开篇,可以先声夺人。环球网校老师指出引用名人名言不仅可以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还可以使用名言作为论点论据,好处是加强论述的性,为文章的展开埋下伏笔。
文题举例:《感时花溅泪》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牵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感情有很大的关系。(引用诗句可以直接提出问题)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六、比喻引题
以比喻开头,入题迅速,富有思辨色彩,语言讲究,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比喻能够使复杂的道理简单化,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借助形象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
(一)论点
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一般在写作时会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分解论点的方法点击此处>>
(二)论据
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
①具体的事例(史实、现实)
②概括的事实
③亲身经历或感受
④确凿的数据
2.理论论据:
①名言警句
②民间谚语、俗语
③作者的说理分析
④科学上的公理、规律
3.选择论据的要求
①论据要有典型性。能够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一般属性。
②论据要有新颖性。很多考生的议论文离不开陈旧的事例,使文章千篇一律;需要在平时积累不常见的典型事例用于作文。
③论据要精练简洁。切忌长篇大论,只需要表达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④论据与论点的紧密性。选择的论据要与论点有紧密的联系,避免出现论据与论点无关的情况。
(三)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1.举例论证
用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对事例的顺序与详略进行安排,不熟知的事例略写,写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例】只有这种顶住世俗环境压力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霸业,乔布斯正是顶住了苹果职业经理人所给予的压力,顶住了苹果公司上上下下的质疑,坚持设计至上的理念,才使得苹果成为手机行业的标杆,倘若他与职业经理人同流合污,那么我们的世界上便会少了一个卓越的手机品牌。——《改变环境》
2.引用论证
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相比于名人名言,建议在备考时多积累古文诗词,使文章更有文采。
【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色彩,瑰丽、灿烂;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形象,清新、明丽; “浅深春色几枝含,翠影红香半欲酣”,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是美好、馨香的;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还是自由、灵动的。——《走进春天》
3.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例】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第九段中,作者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
华”部分;用“不用它来宴大宾”,比喻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与精华互现的部分。
4.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突出论证了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对比“积”与“不积”产生的效果;对比坚持与放弃的结果。
文档为doc格式